
繼續教育
網站首頁 |
|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院舉辦仁醫講堂專題講座第二期之“如何成為一名好的臨床醫生”
發布時間:2023-11-22 來源:未知 閱讀量:0
弘仁醫仁德之風,揚發展成才之道。為了促進學子培育臨床思維,拓寬學術視野,強化醫學思政教育,營造人人追求“仁醫仁術”的濃厚氛圍,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院于10月23日晚上7:00在遂寧市全程教學點南2教室舉辦本學年第二期仁醫講堂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川北醫學院附屬遂寧中醫醫院外科學教研室主任陳福洪以“如何成為一名好的臨床醫生”為主題為同學們親切分享交流,2020級全體學生到場參與。
常懷“七心”鋪就中醫成才路,常修“精術”鑄就健康護城河。講座伊始,陳福洪通過列舉醫務工作者在列車上挺身而出救人、在疫情的危難時刻守護生命等感人事跡引出醫務工作的神圣與不可懈怠。隨后,他提綱挈領、言簡意賅地總結描摹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醫”形象——要具備“七心”。他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與醫學結緣、習醫、行醫的親身體會,讓同學們了解了名醫成才之路的酣暢感受,同時也敲響了警鐘。
不忘來路秉“初心”,踐行使命成大醫。陳福洪幽默接地氣地講述自己希望得到病人認可的初心,講述大量從醫經歷中遵循本心做事、三思處理臨床、誠摯對待病人的故事,引得臺下同學們連連贊嘆佩服,他希望大家把思索病人利益最大化當作理想追求;換位思考本“良心”,普同一等如至親。陳福洪分別引用《大醫精誠》和現代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名言“德不進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囑托同學們要在醫療技術精湛的基礎上多為病人換位思考,以人為本,將心比心,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懷揣高度“責任心”,恪守規章避風險。“保持強大的責任心,絕對不能犯低級錯誤”是陳福洪的殷切警醒,醫生要愛惜職業生涯,不可辜負病者信任,行醫過程中遵循落實好規章制度;滴水穿石有“恒心”,吹盡狂沙始到金。他將學醫成才的一大秘訣總結為貴在堅持,要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用心做,重重磨煉,實現量變到質變;緊隨前沿“上進心”,終身學習與日進。陳福洪要求同學們要通過參加學術會議、進修等方式及時掌握最前沿的觀念和技術,為病人造福、減輕痛苦;大醫精誠懷“愛心”,力所能及予寬慰。他講述了自己秉持“病人至上”理念,在科室召集大家募捐的故事,希望大家多一分耐心和關心,做到讓病人身心療愈、倍感溫暖;思忖再三存“細心”,細致入微謹慎從。陳福洪用鮮活的臨床案例敲響警鐘,勉勵同學們要將“細心”這把劍常懸頭頂,在工作中要善于學習,時刻警醒。最后,他寄語同學們修煉好自己的“七心”,做拯救世人之苦的蒼生大醫,他的真誠感染了在場每一位同學。活動結束后,2020級學生黨員陳美瑤感觸頗深:“杏林深耕千百煉,橘井探微濟世情。講座收獲頗豐,我肩負著學生黨員和醫療事業后備軍的雙重責任,我會向老師們學習,熱忱奉獻,勤修醫術,常培醫德,早日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書山有路勤為徑,醫海有涯心作舟。本次仁醫講堂是一堂生動鮮活的醫德課,是學院醫學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要一環,是培養良好醫德的關鍵一招。講座通過面對面交流的親切形式增添了師生間的溫度,通過專家力量引導了學子在漫漫醫路中樹立信心,進而內化為行動力,助推同學們追求高遠理想,成長為廉潔高尚、醫術高超的中醫藥棟梁之才。